人作為結構的結構/ Structure of the Structure
Mix-media (Clothes, Magnet), 2022
尺寸一場地而定
利用最貼近我們日常的宗教系統來做研究核心,加以探討及比較信仰是以何種姿態深入我們的生活中?而以人而成的群聚力量又如何造成漣漪般的效應?在這裡提及的信仰不只是指向宗教,更是所有影響我們生活運作的系統或教條,而因為人是成就宗教、信仰最基本的條件,因此在這個作品中,「人」為作品發展中心,進而去呈現因人而起的集體意識如何展現或是重塑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系統。
此件作品想要延續之前在龍山寺的創作,2020年的《塑造信仰》是第一次實際走入人群中,並以現成的、使用過的物件做創作,與觀眾互動後的回饋讓我想要再一次的延續相關的脈絡與切入方式去做創作,因此再一次的使用二手衣,並將他們拆解、打散後再重新的聚集。而因為剝皮寮展場屬於歷史古蹟,展場有許多施作規定使得作品要進入展場、並與展場產生連結更加的困難,最後決定使用磁鐵的方式,不但不破壞展場,且能以踩著展場底限的方式打亂場地單位的規則結構。
此件作品想要延續之前在龍山寺的創作,2020年的《塑造信仰》是第一次實際走入人群中,並以現成的、使用過的物件做創作,與觀眾互動後的回饋讓我想要再一次的延續相關的脈絡與切入方式去做創作,因此再一次的使用二手衣,並將他們拆解、打散後再重新的聚集。而因為剝皮寮展場屬於歷史古蹟,展場有許多施作規定使得作品要進入展場、並與展場產生連結更加的困難,最後決定使用磁鐵的方式,不但不破壞展場,且能以踩著展場底限的方式打亂場地單位的規則結構。
我認為美術館也是一個神聖並且至高無上的場域、也是一個如信仰般存在的系統,人們進到這個空間就會自動地表現出在美術館該有的行為。
衣服是我們作為個體最直接的外顯形象是人如何選擇與社會規則產生連結的一個意識結果。因此我收集了許多二手衣,拆解、再聚集,將二手衣剪成碎片,把它揉捏成一團一團的球並且讓觀眾可以自由的改變球的位置,自由的吸附在展場的鋼構上, 消減美術館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與觀眾共同建構成一個新的空間。試圖經由人的參與去形塑成一個我不可預期的結果。